社关处四十多年来,一直深入社群建立廉洁文化,这项「全民诚信」的全方位推广策略备受国际社会称许,成为各地参考典范。
伍国明说:「要成功打击贪污,必须改变市民对贪污的态度及想法,『全民诚信』的全方位推广策略确保诚信价值观植根不同群体、阶层及行业中,一起对贪污诱惑说不。」
廉署成立之初,除了使用大众传媒广泛宣传,社关处更率先在全港多个地区设立分区办事处,作为廉署与公众面对面接触的桥梁。
伍国明忆述,廉署成立初期,交通及资讯不发达,他和社关处同事会在晚上到公共屋村逐家逐户「拍门」家访,向居民讲解廉署的反贪工作,又会在午间到工厂大厦食堂安排电影欣赏会及讲座以至走访避风塘艇户。经过数十年深入社群的努力,廉署成功「移风易俗」,将以往市民哑忍贪污的态度改变成现今的「零容忍」。
他说:「透过与居民和地区组织面对面的接触,分区办事处同事深耕细作,成功争取公众对廉署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并鼓励他们举报贪污,这是廉署『三管齐下』反贪教育策略重要的一环。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事实却需要灵巧地运用各种媒体和透过训练有素的同事专业地默默耕耘,才可将反贪信息有效地传至社会每一角落。」
为达致「全民诚信」的目标,社关处一直以全方位策略及多元化的倡廉活动,针对社会各行业和阶层的需要与特性,包括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商界、青少年、地区团体、楼宇管理及廉洁选举等范畴,推行定期的防贪培训及其他不同形式倡廉计划,渗透反贪信息,在不同界别建立诚信文化。
社关处又透过其义工组织「廉政之友」及与不同界别的团体合作,让各阶层市民参与策划及推广倡廉活动,协助廉署在社区宣扬反贪信息。
2015年起推展的跨年度「全城‧传诚」全港倡廉计划,整合并强化了社关处的倡廉活动,进一步凝聚分区辨事处与十八区区议会及社会各持份者力量,让倡廉成效得以持续及薪火相传地承传下去。
过去四十多年,香港反贪策略奏效,彻底改变了市民大众对贪污的态度,诚信文化植根香港,让它成为全球最廉洁的地区之一。
伍国明表示:「正如第一任廉署专员姬达爵士曾说:『除非全港市民能够改变对贪污的容忍态度,否则香港无可能战胜反贪这场硬仗(There can be no real victory in our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unless there are changes of attitude throughout the community)』。廉署社关处多年来默默耕耘的倡廉策略成效,在过去多年的廉署周年民意调查结果均反映出来:公众对贪污持续处于极低的容忍度,近乎零容忍,而认为廉署值得支持的受访者比例亦维持97%的极高水平。 」
2018年10月,伍国明将展开退休生活,正式从社关处的反贪最前线退下来。临别之际,他仍忙于参与筹备明年廉署成立45周年的各项活动。他期望市民大众继续承传廉洁和诚信的核心价值,珍惜廉洁社会这项得来不易的无形资产,继续一起全城打击,令贪污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