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署繼「碧草」行動再拘12人涉嫌貪污「打假波」操控賽果利外圍賭博

2024年5月29日

廉政公署早前採取「碧草」行動,成功瓦解一個涉及非法外圍賭博的足球「打假波」貪污集團,並已起訴部分人士。廉署調查期間再揭發有人懷疑藉賄賂球隊成員操控賽果,從而在非法外圍賭博中獲利,於星期一(5月27日)展開新一輪「勁草」執法行動,拘捕12名人士,包括犯案的主腦及骨幹成員。

12名被捕男子年齡介乎24至54歲,分別為一支香港超級聯賽(港超聯)足球隊的一名主教練及兩名球員;一支香港乙組足球聯賽(乙組)足球隊的一名教練及四名球員;一名效力另一支乙組足球隊的球員;以及三名外圍賭注中介人(俗稱「艇仔」)。該三名「艇仔」本身分別為另外三支本地足球隊的主教練及球員。

廉署人員在行動中,根據法庭手令搜查超過20個地點,包括被捕人士的住所,又會見逾20名相關人士,包括多名足球員。

廉署去年5月採取「碧草」行動後,於調查期間揭發12名被捕人士涉嫌行賄受賄,以操控該支港超聯足球隊及該兩支乙組足球隊在賽事中的表現及結果,以便集團成員在非法外圍賭博中投注獲利,違反《防止賄賂條例》第9條及《賭博條例》等其他相關法例。

廉署調查又發現,貪污勾當涉及2021年起三個球季,每名參與「打假波」的足球員,每場賽事可獲賄款由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

被捕的兩名教練涉嫌向作賽球員「打暗號」以操控賽果,如指定入球或角球數目、或贏輸比數等,並透過場外親信在非法外圍賭博中投注獲利。調查發現,個別被捕人士一個賽季的外圍投注金額超過100萬元。

所有被捕人士已獲保釋候查。相關貪污調查仍在進行,廉署不排除再採取執法行動,現階段不會就有關案件作進一步評論。

廉署一直透過執法、預防及教育,三管齊下致力維護本地體壇廉潔。廉署今年初舉辦「體育總會誠信領導課程」,為中國香港足球總會(香港足總)在內逾40個體育總會的管理人員,提供專業防貪培訓,提升相關人員的防貪能力。

廉署亦將推出《體育總會誠信防貪指南》,就體育總會的良好管治及內部管控的原則和標準提供指引,並在不同範疇,包括運動員及教練等持分者的操守要求、應用科技推動體育賽事的誠信及公平等方面提供防貪建議,以協助各個體育總會加強誠信管治。

在足球誠信反腐方面,廉署一直與香港足總保持緊密合作,先後兩次為香港足總檢視其行為守則及相關指引。因應去年「碧草」行動,廉署正為香港足總檢視其業務中貪污風險較高的範疇,以進一步加強球壇的誠信管理和防貪能力。

近年,廉署每年均為香港足總職員及各級足球比賽相關人員,包括球員和球會管理人員等舉辦防貪講座,內容均涵蓋《防止賄賂條例》、處理利益衝突,以及維護公平競賽的重要等。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