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署首個人工智能與科技應用國際反貪課程 匯聚全球22個反貪機構共同推動科技反貪

2025年10月22日

全球16個司法管轄區合共22個反貪機構的代表,今日(10月22日)完成由廉政公署、香港國際廉政學院、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毒罪辦)及其轄下的全球反腐敗執法機構業務網絡(GlobE網絡)四方合辦、為期10天的「人工智能與科技應用之反貪專業課程」,為世界各地反貪機構提供科技交流協作平台,促進以創新科技引領反貪工作發展,實現廉潔未來的共同願景。

廉政專員胡英明表示:「科技發展正在顛覆傳統反貪工作。現今貪污已不再局限於傳統形式,反貪人員必須裝備好科技知識,以對抗科技犯罪。」

聯合國毒罪辦貪污及經濟罪案科GlobE網絡統籌Rositsa Zaharieva指出,反貪機構代表可藉課程親身體驗廉署如何有效應用人工智能及數碼技術應對不當行為,增強公眾對廉署反貪工作的信任。她希望課程有助激發參加者的構思與靈感,令他們在各自的司法管轄區內,規劃和實踐科技反貪。

是次專業課程吸引全球16個司法管轄區合共22個反貪機構派代表參與,包括阿塞拜疆、巴林、貝寧、博茨瓦納、印度、哈薩克斯坦、韓國、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蒙古、黑山、尼日利亞、沙特阿拉伯、南非、泰國和贊比亞。另外,國家監察委員會和澳門廉政公署亦有派員參與。本港方面,香港警務處、香港海關、競爭事務委員會和廉政公署亦有代表參加課程。

廉政公署高度重視是次國際培訓課程,安排了廉署科技研發人員、情報分析人員、執行處和防止貪污處人員,在課程中分享如何藉科技推動執法及防貪工作。他們向學員示範廉署如何利用人臉識別系統、人工智能摘要、人工智能即時生成系統和高科技秘密監察等技術,有效應用到調查、蒐證、跟蹤和會面等實務工作流程中,大大提升調查進度和成效。

此外,副廉政專員兼執行處首長丘樹春在課程期間,率領全部31位學員到武漢。學員在當地進行為期四日的科技實務考察,到訪多個具影響力的創科企業及機器人創新中心,與企業代表交流人工智能、機械人和新能源科技等產業發展趨勢,探討如何利用國家最新、最頂尖科技應用在反貪工作當中,強化反貪能力。

課程亦邀請多位本港及國際執法部門代表和科技應用專家,深入剖析以科技打撃犯罪的應用和實踐。國際方面,聯合國毒罪辦貪污及經濟罪案科GlobE網絡統籌Rositsa Zaharieva及國際刑警組織打擊金融犯罪及反貪腐中心助理處長Humaid Alameemi,分別為學員分享反貪工作中應用各項數碼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

本港方面,數字政策辦公室助理數字政策專員(數據應用)孫宇萬向學員介紹提升數據治理對誠信管理的重要性;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向學員講解「虛擬貨幣追蹤系統」和「防騙視伏器」等的操作;香港海關分享用人工智能技術協助海關調查工作;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首席講師霍偉棟博士則介紹人工智能技術作為監督的工具。

另外,國際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幣安,亦派專家到廉署分享加密貨幣應用、調查與反貪污措施;而本地人工智能企業商湯科技則分享人臉辨識、視訊影像分析與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等最新技術。

全球16個司法管轄區合共22個反貪機構代表參與「人工智能與科技應用之反貪專業課程」。
廉政專員胡英明表示反貪人員必須裝備科技知識。
聯合國毒罪辦貪污及經濟罪案科GlobE網絡統籌Rositsa Zaharieva向各學員介紹課程。
廉署人員向學員示範廉署在貪污調查工作上採用的各項最新AI科技。
廉署人員向學員示範廉署在貪污調查工作上採用的各項最新AI科技。
副廉政專員兼執行處首長丘樹春率領學員到武漢進行考察。
學員到訪武漢的創科企業,學習應用國家最新科技到反貪領域。
學員到本地人工智能企業商湯科技了解人臉辨識、視訊影像分析等最新技術。
數字政策辦公室助理數字政策專員(數據應用) 孫宇萬向學員介紹提升數據治理對誠信管理的重要性。
學員到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了解「虛擬貨幣追蹤系統」的操作。
國際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幣安派員分享加密貨幣應用、調查與反貪污措施。
香港海關分享用人工智能技術協助海關調查工作。
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首席講師霍偉棟博士介紹人工智能技術。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