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期 2018年11月
  • A A A

我走我路 - 资深反贪人员分享心路历程

得来不易的转变

得来不易的转变

「我是廉政公署助理调查主任余振昌,你现在涉嫌索取及收受贿款被捕……」一名前巿政总署管工刚从售卖烤蕃薯的小贩手上接过贿款,人赃并获给逮捕了。而该名向廉署举报的小贩虽然感到害怕,但亦舒了一口气,因为他知道过往所受的剥削及欺压将随着新成立的廉政公署而完结。

时为一九七九年一个寒冷早上,那是余振昌人生首个反贪拘捕行动,至今仍历历在目,然而三十九年转眼已逝,昔日的助理调查主任亦已晋升至执行处处长(政府部门)。反贪路上,他拘捕过的不只是市政总署管工,还有涉及贪污的上市公司管理层及高级政府官员。纵横反贪战场近四十载,余振昌本月初终於退下火线,在展开退休前休假之前,他与《廉政快讯》畅谈今昔。

前执行处处长(政府部门)余振昌
前执行处处长(政府部门)余振昌与《廉政快讯》畅谈反贪心路历程。
八亿元私烟案是余振昌所处理过最难忘的案件之一
八亿元私烟案是余振昌所处理过最难忘的案件之一。

《廉政快讯》—《廉》 & & 余振昌 — 余

《廉》:你会如何形容香港的反贪历程?

余:我於一九七○年代加入廉署的时候,行贿政府人员十分普遍,申请公共服务时更可说是必须的。当时贪污极之猖獗,市民已视之为生活的一部份,逆来顺受。因此当廉署成立初期,很多市民质疑会否做到成绩,甚至怀疑可以运作多久。然而有赖我们结合执法丶预防及教育的全方位反贪策略,加上严谨的法例以及公众支持,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集团式的贪污於八十年代已被铲除,当我们同时致力打击私营机构的贪污,市民开始知道廉署打贪是雷厉风行的。

在过去近四十年间,我见证香港由贪污泛滥之地蜕变成以清廉的公务员队伍及公平的营商环境见称的国际金融中心,这转变得来不易,是历代以反贪为共同目标的廉署人员艰辛打拼的成果,我能参与其中,与有荣焉。

《廉》:可否与我们分享你所处理过的案件中,那一宗令你最难忘?

余:在我工作生涯中有幸处理过不少重要案件,当中最难忘的,毫无疑问是由调查至定罪历时长达逾十年的八亿元私烟案。这宗案件的唯一一个证人在新加坡被残酷地谋杀时,一度令调查陷入困局,当时我虽然深感哀痛,但我知道这对案件毫无帮助,唯有竭力调查才能将罪犯绳之於法。

涉及高级政府官员及社会知名人士的案件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挑战。以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的案件为例,由於案件性质敏感,开始时调查小组只得四名调查员及一名总法证会计师,以确保调查能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我必须指出,廉署调查的每宗案件都有其独特性,并非所有贪污调查都牵涉高级政府官员或社会知名人士,有些公众看似「轻微」的案件,反而可能对市民的日常生活有重大影响。作为一个专业的执法机构,无论是否巿民眼中的「大案」,廉署人员皆尽忠职守并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