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廉政公署 ICAC - 專員隨筆 Commissioner Online

跳到主要內容

﹙2022年10月﹚

「同步」與「更新」 談廉署青少年倡廉教育

由懲教署轉到廉署工作三個多月,很多朋友都笑說我已成功「轉型」了。但我發現,其實不用轉型,只是從以前「守龍門」的角色轉為「打前鋒」,同樣是為守護香港法治共同努力。事實上,「懲教」與「反貪」工作有很多共通點,尤其是青少年教育,都是兩個部門的工作重點。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時亦提出:「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要培養年輕一代持守正確價值觀,守法廉潔,是廉署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9年黑暴期間,我出任懲教署署長,目睹不少青少年受不良媒體荼毒,甚至受他人唆擺,公然違法,參與暴動違法行為,誤以為人多勢眾及幕後有惡勢力「撐腰」,必可為所欲為,不須付上法律責任,守法意識薄弱,嚴重衝擊香港的法治。眼見不少年輕人亦因此陸續被捕及判入懲教院所,內心感到非常痛心。當時,我推行一系列更生計劃,希望幫助他們改過自新,日後能夠重投社會,做奉公守法的市民。《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社會由亂變治,重拾正軌。我們不能走回頭路,加強青少年法治意識及愛國愛港教育必然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我希望帶領廉署積極推廣相關工作,共建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

廉署的青少年教育就像智能手機操作,要適時「同步」與「更新」。「同步」是指配合年輕人思維,步伐一致;「更新」則是不時有創新思維,保持新鮮感,令青少年感興趣。我一直很喜歡接觸年輕人,了解他們最流行的話題、想法、潮流和生活態度,消除年齡隔膜之餘,亦絕對有助廉署制訂適切的社區教育方針。

廉政專員和大學生輕鬆暢談。
廉政專員和大學生輕鬆暢談。

早前我得知有多位大學生在廉署做短期實習生,立即主動要求與他們見面,彼此暫時放下專員和實習生身分,輕鬆暢談,探討他們的興趣、話題和對廉署的看法。短短一小時的傾談,令我獲益良多。有一句「潮語」說道:「少年,你太年輕了」,但我卻認為,「年輕」才是他們的最強優勢。雖然他們的社會經驗尚淺,但卻沒有我們的「框框」,能提出不少廉署人員在宣傳教育工作上沒有發現的「盲點」,對廉署更新社區教育方針有不少裨益。

從小接種反貪「疫苗」

「廉潔」的概念,對幼稚園和小學學生來說或許較難理解。不過,從小教育他們守法循規、誠實正直、認識國家與身分認同的正確價值觀,則有如自小為他們接種有效的反貪「疫苗」,有助他們長大後擁有抗拒貪污的良好「抗體」,令社會更公平、更健康。

要接種這反貪「疫苗」,單靠廉署的力量絕不足夠。我認為,最有效的方式是培養小學生們成為小領袖去感染身邊的同學。近期我出席廉署與全港二百多間小學合作的廉政公署「i Junior」小學德育計劃的周末訓練活動,近百位小學生「i Junior領袖」參與,由廉署人員為他們安排各種訓練,包括遊戲指導、領袖訓練等項目,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學校後,能協助老師在校內籌辦和帶領同學們參與各種活動和團體遊戲,令同學們從遊戲中學習到守法循規、誠實正直的正確價值觀。

廉政專員探訪參與廉署小學德育計劃的小學生,與他們互動玩遊戲。
廉政專員探訪參與廉署小學德育計劃的小學生,與他們互動玩遊戲。
廉政專員探訪參與廉署小學德育計劃的小學生,與他們互動玩遊戲。

親自參與 加強互動

我一向喜歡新嘗試、新挑戰,在懲教署工作期間,推出「思囚之路」、「智慧監獄」等創新計劃。來到廉署,我亦同樣追求「創新」。由「反貪污、捉葛柏」年代至今,已近半個世紀,或許有人會覺得廉署沿用的反貪信息缺乏新鮮感,這是可以理解的,就如我自小喜歡的機械人動畫一樣,亦不時推出嶄新款式和產品以迎合觀眾。我上任後已將廉署活動Facebook 專頁「全城傳誠」,「升級」為全新廉署官方Facebook 專頁,同時亦「發掘」廉署一些富創意的年輕人員與我合作,親自參與影片策劃及製作,務求反貪信息能「貼地」,給予青少年更多正面價值觀的資訊。

廉署會繼續緊貼時下年輕人的喜好和文化,陸續引入其他創新方式,例如拍攝受他們歡迎的短片,透過AR和VR科技的體驗活動,令市民認識貪污禍害;以社交媒體、動畫、漫畫和遊戲接觸年輕人,向他們傳遞廉潔信息。

廉署全新官方Facebook 專頁和AR科技的公眾體驗活動。
廉政專員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