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九八零年,廉署开始调查一宗中巴职员涉嫌行贿的案件,接见过约三百名中巴员工,发现于一九七七至八零年间,有巴士司机碍于环境所迫付贿款予高级司机,透过他们与编更员接触,安排驾驶较佳路线。
调查发现,公司内存在至少十五个贪污集团,每个集团成员约二十至一百人。他们借过时过节或按月假借筹办大食会为名,每一集团缴付编更员二百至一千元不等的贿款。
最终该批罔顾法纪的中巴职员,全部被控以行贿或受贿罪,一名高级司机于开审前认罪,被判守行为,一名编更员及其助手分别被判入狱一年半及一年。
究竟什么是「较佳路线」?司机又为什么要行贿以争取「较佳路线」?
曾经参与当年调查工作的时任首席调查主任吴炳国解释:「有些司机希望驾驶的路线邻近自己的家,上下班方便,家人又可送饭送汤;有些则喜欢行走高级住宅或商业区,因为乘客较为斯文有礼;不过,最受欢迎是隧道巴士线,因为全部都是新车,行车时间短,还有半小时吃饭时间,较诸其他路线的司机只能在停站时才吃一口饭舒服得多;而且更可赚超时补水。但更重要是……」
调查显示,一些中巴职员觊觎隧道巴士线的车资较高,每次从钱箱可偷取的金额亦相应较多,所以不惜行贿编更员,务求获编派驾驶隧道巴士线。这些路线巴士车资被盗的事早已存在多时。
资料来源:香港年鉴
八零年代,一般工人的工资不高。据时任总调查主任卢敬荣称:「有些中巴职工借口工资偏低,待遇差,故铤而走险,用不同方法从巴士钱箱偷取硬币,这类偷窃勾当持续好一段时间,涉及人数众多。而管理层虽察觉有问题存在,但未有正视。」
作为中巴职员,每天看着同事明目张胆地偷钱,意志力薄弱的都陆续加入盗窃集团;另外,怕事的为免被同事排挤,亦不敢拒绝,惟有参与不法勾当。
坚持不加入犯罪行列的,除了那位被殴伤的司机外,还有一些正义的中巴职员,先后到廉署举报,指有司机串同其他公司职员,每日回厂前,直接从巴士钱箱偷取硬币。
吴炳国说:「为揭露案情,我们将当年最先进的录音器材缠在协助调查的司机的腰间,再以上衣遮掩,收录行贿证据。」毕竟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吴炳国形容,当时最先进器材竟如一本薄装小说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