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调查员心声

从秘密受命至公开审讯;从暗中侦查至中外传媒广泛报道;从锁定目标证人至大举于联交所办公室搜证;不经不觉,原来已度过了四个年头!祁国利和秦汉贤花了好一番功夫整理和重温旧档案,把案情重点、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娓娓道来。

三万件 证物

这宗案件的证物多达三万多件,主要是从联交所搜回来的文件,包括一些上市申请、审批过程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纪录等;此外还有记录着会议谈话内容的录音带,足足载满二十多个铁箱。要妥善保管这批证物实在不简单;心思细密、做事有条不紊、从一开始便参与调查工作的秦汉贤当然是理想的人选。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处理如此惊人数量的证物,我和另一位同事被指派为『证物主管』;法庭特别批准我们占用了一间律师更衣室来贮存证物,方便『随传随到』。每当主审法官或控辩任何一方有需要展示证物时,我们会按照预先编好的证物索引,第一时间将有关证物找出来呈堂;用完之后亦要放回原位,绝不能有些毫差错。」

「证物索引」其实源于秦汉贤始创的编档方法。他忆述当年面对复杂而琐碎的资料:「一般商业贪污案的特性是文件和资料特别多,当然本案也不例外。八O年代,电脑还未普及,所有资料必须以『白纸黑字』存档,为了方便组员们不时翻查及对照资料,我特别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编档方法,类似图书馆编辑藏书,把资料分门别类编成索引。其后我们亦应用同样方法将证物分类编排。」

祁氏 密码

调查人员不但处事小心,原来也创意无穷!当案件仍未曝光时,为了要确保所有资料绝对保密,祁国利不便在他的调查笔记中写下怀疑涉案人士的名字,于是创出了一套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明白的「密码」-「我以手表品牌代表联交所的高层;以雀鸟名称代表其他职员。看!劳力士、亚米加每次开会,燕子都为他们准备……」祁国利边解释边展示笔记簿上的「祁氏密码」。

卸下 重担

开始调查本案时,祁国利和秦汉贤正在同时协助处理海外信托银行案件,所以一直驻扎于湾仔的海外信托银行总部;及至「海托案」完结,他们撤离银行总部,但本案的专案小组并没有搬返执行处办公。祁国利解释说:「这是一宗极为敏感和高度保密的案件,我们要为一切有关的文件和资料高度设防,因此小组特别在总部以外租用办公室工作,并采取二十四小时保安措施﹔期间更数度搬迁。这四年多以来,除了参与一些必要的会议和向处长汇报外,我们绝少踏足执行处总部办公室。」

前主席被判入狱后,祁国利重临久违了的廉署职员餐厅,准备「饮一杯」轻松一下。谁知他甫踏进餐厅,四周即变得鸦雀无声。 「当时餐厅内正进行职员公余活动,在门外已听到喧哗欢笑声,谁料我一踏进大门,大家忽然屏息静气,好像正等待什么似的。岂料当我轻轻地说了一句「审完了!」后,餐厅内登时响起如雷掌声。原来关心这宗案件的不止我一人,亦不止专案小组的组员,大家都期盼着这一天!一种互相关怀,默默支持的团队精神,不言而喻。」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