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年约37岁的土木工程师从新加坡来港发展,加入了一地产发展商旗下的公司任项目经理。工程师很快便获得该发展商的垂青及在经济上提供支援,合资组成公司,经营业务。
香港的地产市道于1976年渐趋蓬勃,工程师开始在新界购入地皮,蓄势进军物业市场。与此同时,他开设佳宁灭虫公司,「佳宁」这个公司标志首度面世。直至1977年底,他成立佳宁集团有限公司(佳宁/佳宁集团),成为集团主席(佳宁主席),直接控制多间由自己开设或收购的公司,包括首间上市公司 - 佳宁投资有限公司。自此,他不断拓展业务,遍及交通、航运、旅游、保险、房地产、金融、饮食、酒店甚至娱乐事业﹔业务版图从香港伸延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日本、澳洲、新西兰及美国。佳宁成为一个拥有二百多间公司的多元化集团。
佳宁集团不断壮大,股价飙升,受到股民热烈追捧。不过,真正令佳宁主席在地产界声名大噪的是1980年的金门事件。
1980年1月,佳宁主席透过一间自己占有百分之七十五股权的公司,以九亿九千八百万港元购入位于中环的金门大厦;数月后,即宣称以十六亿八千万元成功将它转售予另一财团,消息轰动地产及金融界。报章引述佳宁主席当时声称收购行动所需的庞大资金是来自佳宁及一直支持他的幕后财团,毋须向银行借贷。差不多在同一时间,佳宁另以约三亿港元现金收购一上市公司,稍后易名为佳宁投资有限公司(佳宁投资),成为佳宁第一间上市公司。这两宗交易一方面使佳宁在香港物业市场备受瞩目,另方面则显示它具备雄厚的资本。1980年11月,佳宁股价曾一度升至每股十七元九角的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