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调查实录
「收风」行动?还是通风报信?
2016年初,廉政公署收到匿名信和举报电话,投诉有警司涉及贪污活动。投诉人向廉署提及涉事警司的姓名,并指有人「与黑社会有联系」、「收钱协助黑社会」等。有关资料看似有用,然而,若单凭这几项线索作调查,根本欠缺方向,无从入手。
匿名的举报通常只提及基本资料,或只有几句说话,缺乏具体描述,内容较简单。又因为匿名举报是相对单向的举报方式,当调查员希望就案件向举报人作进一步了解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无法联络举报人而告吹,难以作出适当的跟进,令调查难以推进。 这宗案件中,举报人以匿名作投诉,透过电脑打印的举报信和电话告知调查员涉事警司和黑社会的名称,完全没有详情,调查员难以锁定调查方向,到后期深入调查后更发现涉案的黑社会与举报人所指的有出入,为调查带来不少困难。
问题:市民可以经以下哪个途径向廉政公署举报贪污?
A. 电话
B. 邮寄信件
C. 亲身举报
D. 以上皆是
在此情况下唯有进行跟踪查证。于是调查员暗中监视警司Y的一举一动,希望能够找到多些线索,最起码也要知道跟案件相关的人士的身份。为免错过任何线索,调查员要一连七日不分昼夜跟踪警司Y,由屋苑到警察总部、上班至下班,全天候监视,假期也不例外。终于,调查员发现警司Y竟然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去「游船河」,明显事有蹊跷。在警司Y登上的豪华游艇上出现的接头人和年轻女子,为案件带来了重要眉目。虽然调查员只能够从远距离监视各人,没法靠近游艇,更没法听到他们的谈话内容,但他们的出现至少让调查有了方向。
警司Y与接头人登岸后便分头离开,调查员由码头跟踪至湾仔,发现接头人和年轻女子进入了私人会所。后来调查发现接头人就是会所的经理和副经理。究竟警司Y跟他们是什么关系﹖会不会只是工作关系,而警司Y是向他们搜集罪案情报?
执法人员在调查案件时,会搜集不同的情报作分析,当中包括透过线人或卧底提供重要的情报,及定期与内地和海外执法机关交换情报,以提升调查能力,从而打击各类严重的犯罪活动。
警司所属刑事部的工作
案中涉事警司所属的刑事部,主要负责调查严重罪案和跨区罪行,亦会负责搜集、整理和评估总区内罪犯和犯罪活动的情报。一般刑事部由总部科、刑事支援科和另外七个科组成,其中包括刑事情报科、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等。
刑事情报科是警队负责刑事情报工作的中央统筹组织,为大型行动及严重罪案调查提供情报支援,亦会跟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以及刑事部其他单位保持紧密合作,并为警队各单位提供支援,联手打击有组织及严重罪案和三合会的犯罪活动。

锁定了目标人物,令调查方向更见清晰。连续几个月的跟踪,调查员发现警司Y与会所经理大多数在较隐闭地点见面,不是在私人会所,就是在私家车上,调查员根本找不到机会靠近他们。他们警觉性甚高,即使在公众场所,他们总是刻意地避谈重要事,全程充满戒心。
一次又一次的跟踪令调查员更确定警司Y与会所经理及副经理的关系非比寻常。当时会所是警方的调查对象,而负责调查的人员又是警司Y的下属,调查员觉得警司Y与会所经理及副经理的关系相当可疑。尤其是会所经理,因为每一次与警司Y的会面,会所经理必然在场,相信他就是案中的关键人物。
跟踪了大半年时间,调查员归纳出他们见面的习惯。除了与警司Y的饭局外,会所经理和副经理多次特意相约到荃湾一个僻静地点,在私家车内倾谈一会才分头离去。他们不在会所谈公事,却刻意走到老远的荃湾,当然是怕隔墙有耳吧﹗而他们所谈论的秘密就是调查的关键!

查案有难度,调查执法者更是难上加难。负责本案的调查员坦言,起初已经知道案件棘手。案件涉及高级警务人员,调查的过程亦因而变得更为复杂,所有查到的资料和搜集到的情报亦无法核实,可说是事倍功半!
另外,警司Y作为高级刑事调查人员的背景亦为案件增添难度。作为资深刑事调查人员,警司Y「始终是行家。」他年资长、经验多,调查技巧及法律条文,样样皆精,更会极度小心处理破绽,可谓滴水不漏。调查员直认调查相当困难。
警方行动
廉署调查过程
特别职务队对私人会所怀疑涉及色情活动展开调查
特别职务队突击搜查行动,拘捕会所副经理及职员等人
警司Y被派驻港岛总区刑事总部
特别职务队就会所案件向律政司征询法律意见
廉署收到匿名举报,指警司涉及贪污活动,于是展开调查
调查员发现警司Y与会所经理及副经理一同登上游艇
经律政司法律意见后,会所副经理获释,4名侍应被控协助教唆他人违反逗留条件罪、5名陪酒女子被控违反逗留条件
廉署继续跟踪行动
特别职务队继续调查涉及会所的其他投诉,并向警司Y汇报
廉署继续跟踪行动
会所经理登上警司Y车内,逗留约20分钟
警司Y与会所经理及副经理在餐厅见面
警司Y与会所经理及副经理在酒店见面
警方收到第一封匿名电邮,投诉有警察在调查会所的程序上出错,警司Y是收件者之一,并以资金紧绌为由向上级表示派卧底调查不可取
警司Y与会所经理会面倾谈,警司Y警告对方查牌次数会增加并指示应对方法
会所经理登上警司Y车内,逗留约45分钟
警司Y登上会所经理车内,逗留约25分钟
警司Y与会所经理乘坐同一车辆,由内地返港
警方收到第二封匿名电邮,投诉针对会所的查牌行动只是「大龙凤」,警司Y是收件者之一,更向上级虚报巡查没违规,并获上级信纳
警司Y与会所经理会面倾谈,其间向会所经理提及上级指示他在会所分店开张日作巡查
会所经理指示司机提取现金后,并与警司Y会面倾谈,警司Y表示已吩咐下属轻轻巡查会所。同日各人分别被捕
泄密动机
经过多个月的努力,调查终于有了新进展。
2016年11月,调查发现警司Y向会所经理提及关于会所的投诉内容,更披露了警方内部的行动安排。当会所经理向警司Y「询问」有关为新一间会所申请酒牌及安排陪酒女子驻场的事宜,警司Y直接给予「意见」,但言谈间并没有提及任何金钱。然而,调查员深信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利益。
警司Y隶属于港岛总区刑事总部,对警队内部的行动非常清楚,除了会参与行动部署,更要向上级汇报行动的结果。在2016年11月及2017年1月,警方先后收到有关私人会所的匿名投诉电邮,警司Y作为电邮收件者之一,在与上级探讨派卧底调查的可行性时,曾经以人手调配困难及会所已提高警觉为由,向上级表示行动不可取。
廉署调查员后来发现,警方收到第二次匿名投诉电邮后的翌日,正是警司Y与会所经理见面的日子。调查员发现警司Y主动向会所经理提及警方所收到有关会所的投诉,更警告他查牌次数会增加,建议他将酒藏起来及着陪酒小姐自称客人朋友,以避开警察的查牌。同时又向对方透露警队没有资源安排卧底行动,事件在数个月后便会平息。
警司Y利用自己于警队多年的经验,提出「建议」,让涉嫌违规的会所避开责任,更指示下属于会所轻轻作巡查,同时向上级虚报调查没任何发现,制造查牌大龙凤。
曾经在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工作,破获不少大案,是警队中获肯定的「反黑英雄」,前途理应无可限量,然而警司Y却背弃了作为执法者的责任,选择知法犯法,向有违规纪录的会提供「专业意见」,究竟背后有什么原因?
「相信他并不是为了金钱。」负责本案的调查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警司Y没有经济困难,并不急需用钱,案中所收取的贿款数目更只占其收入的极少部分,说是为了金钱赌上自己的仕途确实有点荒谬。作为一个高级执法人员,自小立志加入警队,更凭借一己努力在警队中建立声誉,行将退休的他为何知法犯法,背后动机难以猜透。
调查员发现警司Y的生活很正规,绝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家庭和工作上,只是间中会出外应酬,但往往都是提早离场的一个。 「有怀疑过会否涉及其他贪污关系,但仔细调查后却没发现。」调查员记得,警司Y的应酬对象多是一些有财有势人士,他是否想建立人际关系,为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作打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