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汉在圆洲角地盘施工过程中遇上不少障碍,但又不能延误进度。地盘代表向调查员说,为了赶工,有好几次工人无法安装「临时套管」,他就容许他们用起重机将「临时套管」掉进桩井内,便算安装好了。
在多项施工程序中,地盘代表都会「想想办法」,例如清洗桩井,本来工人应该将「水管」放到桩井的底部,才可以由桩井的底部开始,彻底将泥石排出井外。为省却时间,他叫工人将「水管」放在桩井的较高位置来注水,避免冲起桩井底部的泥石杂物,令泵出来的水较为清澈,以便可以向房署报告:桩井已清洗好。
地盘代表以为身为伙计,按老板之命行事,应该是无伤大雅。虽然他也曾经跟大伙儿向老板提出他的看法,但既然老板一意孤行,为保饭碗,他也只好奉命而行。为了掩饰真相,他向房署多次提交伪造测试结果及虚报记录,令问题似雪球般,愈滚愈大。梁Sir惋惜地说:「他一直强调只是按老板的吩咐行事;看来,他低估了建造短桩的严重后果。」
桩柱完成浇灌混凝土后,要经过房署指定的测试,以验证桩柱的长度及素质,而所有「大口径钻孔桩」都必须经过超声波测试。
当会汉汇报桩井已完成混凝土灌注后,房署便按照合约规定,聘请承办商进行超声波测试。
测试人员被廉署查询时指出,他在1998年7月至10月期间测试圆洲角地盘两座楼宇的桩柱。当时,地基的18支桩柱中有大部份的测试管全被堵塞。甚至有些测试管在顶端已经闭塞,根本无法放进测试仪器。房署驻地盘人员认为这是由于安装测试管的素质不好,导致管道闭塞,故要求会汉必须作出补救措施。
在1998年9月23日亚太从会汉接手工程,地盘代表继续被亚太雇用管理地盘施工。地盘代表向房署建议,除了原本计划进行的钻芯取样测试外,更为桩柱补做震动测试(详情)。
按施工说明,需要抽取5%的桩柱做钻芯取样测试,再次核实桩柱的深度和混凝土凝结后的素质。这测试需要较多时间及较高费用,而其关键步骤是要将从桩柱钻取的土芯样本存放好,以防被人「做手脚」。
调查显示,当钻取出来的土芯样本含有泥土杂质或出现「蜂巢」的劣质时,地盘代表便叫下属(地盘管工及助理工程师)安排工人从质量好的桩柱的不同位置再钻取土芯样本。负责钻取样本的工人也确认:曾经有人指使他这样做。
然后地盘代表安排偷龙转凤,将优质的样本拼凑一起,以取代劣质样本,这样便可伪造土芯样本记录,隐瞒了桩柱达标的情况。钻取样本的工人向调查员说,他把土芯样本放入箱内后便交给会汉职员,可是他见到箱子没有锁好,随便放在房署地盘办事处外的停车场,这足以提供充分机会让人调换样本。
由于在质量达标的桩柱额外钻取土芯,故此这些桩柱有多个钻孔。地盘管工说,上司(即地盘代表)吩咐他用木板将额外的钻孔遮掩好,以免被房署职员在检查时发现。
在涉案的两座楼宇中,较早完成桩柱工程的一座进行了较多钻芯取样测试,而所呈报的结果皆令人满意,故此房署接纳地盘代表的建议,为另外一座的18支桩柱进行震动测试,并准许只需从这些桩柱中抽样2支作钻芯取样测试,以便省却一点时间,减少工程延误。
于是地盘代表便聘请办商在1998年10月底为指定的地盘桩柱进行震动测试,但他却吩咐地盘管工刻意引导测试人员到非指定的桩柱进行测试,成功将测试结果变为:「桩柱证实延续至桩脚,因此桩柱的质素被视为可以接受3。」
3撰录自「立法会公营房屋建筑问题专责委员会报告」第1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