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後記

針對工程界別,廉政公署編製了一系列防貪錦囊及培訓資源,例如《工程合約的判授及管理》、《工程監督防貪指南》等,提供堵塞貪污漏洞的建議,及協助業界人士了解相關反貪法例,提升從業員的道德操守。亦提供《誠信防貪指南》,提醒業界人士與公職人員有公務往來時須要注意的事項。

另一方面,廉政公署亦繼續協助公務員瞭解防貪法例及精神。例如編製《公務員防貪要訣》、《持廉守正公務員實務守則》等資源,提供簡單易明的防貪資料,避免出現利益衝突及貪污的情況。廉署亦定期為新入職及在職公務員舉辦防貪講座,提倡政府部門設立培訓週期,以制訂更全面的防貪培訓計劃。亦會繼續向政府部門推廣「公務員誠信管理網上學習平台」,從多方面鞏固公務員的誠信文化。

雖然最初資料有限,但循著寥寥可數的線索追查下去,結果發現兩名被告來往甚密。「貪污案件其實很難當場人贓並獲的!能夠在現場搜獲證據,最終透過法證及政府化驗所的專業分析而成功檢控,同事都覺得很鼓舞!」由拘捕、起訴至審訊結束,歷經三年時間,這宗案件亦是廉署其中一宗靠DNA證據成功入罪的貪污案件。

判決亦清楚展示貪污的後果,希望業界能引以為鑑——即使賄款並非有任何特定作為的報酬,而是為了保持良好關係的「甜頭」(sweetener);但賄賂公職人員,誘使他作出與職務相關的優待,已經違反《防止賄賂條例》。